新闻资讯

贾德昌:韧性铸造

来源:欧宝体育首页    发布时间:2023-10-15 05:49:43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九三学社社员,社哈尔滨工业大学委员会主委,“先进结构与功能一体化材料与绿色制造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主任。1991 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1994 和 1997 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研究生毕业,分别获工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2 年破格晋升为哈工大教授,2003 年晋升为博士生导师。参与创建了哈工大特种陶瓷研究所,并先后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2004 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 年当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2 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科技部中青年科学技术创新领军人才,中组部首批“万人计划”入选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2019年12月13日,在九三学社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闭幕式上,第五批十名九三楷模获得表彰,贾德昌就在其中。他接过证书接过鲜花,表面平静,内心已经几番波澜。于他而言这是份荣誉,更是足量的信任和肯定——埋首二三十年于一个专业,作出于国于民有益的成绩,而后获得所在组织的褒奖,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带来足量雀跃的事。“这肯定是过去一段时间最让人感动的时刻了。”和贾德昌一起领奖的,有数位80岁、90岁高龄的九三人,与他们同台,贾德昌多了几分感慨。

  前一天,九三学社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开幕前,一场科学座谈会如期而至。贾德昌是两个报告人之一,他的报告题目是《极端服役环境用先进陶瓷材料研发与思考》。讲专业,贾德昌擅长,多年关于专业论坛讲座历练,内容熟稔于心。不过,向没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讲清楚这个内容,并非那么简单。在此之前,他正逢出差,数宿熬夜到两三点修改讲稿,如何深入浅出,给大家一点知识和启发,他揣摩了一遍又一遍。就像做其他事一样,贾德昌确定要认真、有益,一如既往保有耐心与韧性。

  国庆阅兵仪式上,高精尖制造装备纷纷亮相。在一众让人血脉偾张的庞然大物里,有绝伦的技艺,有细密的配件,更有每一个要素背后辛勤至极的汗水。贾德昌与团队深耕20余年,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多个体系数十种先进陶瓷基复合材料,并攻克其中多种先进陶瓷材料工程化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在包括我国多种杀手锏型号等大国重器在内多个型号关键防热部件上获得应用。

  自己的工作能够在航天、国防领域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能够在这样的场合展示,贾德昌只有噙在眼角的泪表达满足和激动。为拥有这种成就感,他认定方向并努力了太多年。

  时间回溯至1987年,贾德昌考大学前夕,学校的广播里播出新闻节目,谈到我国的科研成果为何束之高阁、转化率相较发达国家大大偏低的问题,讲到发达国家有从事成果转化的专业人才。当时贾德昌就暗暗有了想法——成为那个行业中的一员。上世纪90年代,逢科研初始阶段,国际局势的变化也让忧国忧民的贾德昌认识到,对于祖国来说,手无重器,必将受制于人;技术落后,就可能遭遇欺凌。父亲曾是一名光荣的军人,军装是他心里最美的样子,保家卫国是一种勇武更是一种热血本能,能为此付出,贾德昌深以为骄傲。

  当年国家某杀手锏型号急需的弹头防热关键部件的研制攻关任务在即,他义无反顾投身其中。

  条件缺乏、经费不足,影响不了决心,阻碍不了进度。没有球磨机,就自己做,没有压力机,就用千斤顶代替;到校外做实验,时常背上几十公斤重的材料或模具,走上几里地、倒几次公共汽车,不舍得打车;到外地出差,住宿时专门找条件简陋、价格实惠公道的地下室旅馆。为了项目进度,不分节假日,奔波往返于哈尔滨、北京、沈阳、锦州多地;项目进展到关键时期,主动将国家公派赴美留学日期一推再推。一次次失败不会气馁,迅速总结及时完善,终于突破道道难关,发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透波与不透波型熔石英基复合材料,成功研制弹头端帽、吸波锥、天线窗盖板等关键防热部件,作为型号工艺总师,成功完成关键配套产品多批次定点生产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产品交付。

  在重点装备型号研制核心部件的关键阶段,为赶进度保证试验周期,贾德昌自己一个人咬着牙干;一天烧四炉,起早贪黑,在空旷的大车间开烧结炉,一个人常常工作到后半夜。时常化身集方案设计、机械制造、工程项目施工,甚至车工、钳工等多种技能于一身的特殊工种……直到今天,身为哈工大特种陶瓷研究所所长的贾德昌,当项目进展到关键节点时,在实验室仍和他的学生同事像车间工人一样,上手示范。

  “自己动手做,才能察觉缺陷并找到解决方案,这是科研探索的需要,也是培育学生该走好的路。”科研没有松懈的时候,保持韧性,一路上贾德昌和团队破解了一个又一个材料和工艺技术上的难题,为项目取得实质性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为大国重器所需关键材料与工艺的攻关取得突破作出了贡献。

  亲力亲为,不怕挫败,体现在科研上的这股劲头,并非凭空而来。这种韧性打磨产品的意志和行动力,对贾德昌来说,似乎是从小就有的生存之道。从小就略显单薄瘦弱,身体里要迸发做得好事情的能量,靠的是滴水穿石。

  在河北玉田县出生时,父亲尚在东北某坦克部队。母亲是能够“扛得住”的人,一个人几乎包办了家里种田、赡养老人、培养小孩子的重担,遇问题鲜少抱怨而是尝试寻求办法,没上过学却有诸如“火心要空,人心要实”的朴素生活哲学,教给他的,也都是最简单却最深厚的道理:不回避、迎难而上。所以不管走怎样的路,遭遇任何的情境,贾德昌都是思考和直奔“怎么做?怎么做好?”的主题。

  “这似乎是从小的境遇催生的面对各种生活难题的应对办法,也可以称为母亲给予我的财富。”

  小时候编草帽换钱,坐得住还能编得好;泥巴捏个小手枪,用各种细碎废料做个坦克飞机,细腻逼真;崇拜力量的小男孩也喜欢跟他玩,因为身怀手艺“绝技”不惹事……在村里,看起来瘦小的他无法像其他小男孩一样靠拳头和力量赢得朋友和快乐,他走的是另外的路。

  幼年看着姐姐上学,不到年龄却分外向往,姐姐回家摆好小板凳搭上小黑板,像模像样给他当老师,这种游戏,让他想早早走进学校。有几次他就真当起小跟班,随姐姐去上课,藏在课桌底下偷偷上学,课上那些听不懂又很厉害的内容让贾德昌尤其心生向往。再后来,试图正经去上学,被老师以“太小”遣返回家……贾德昌一肚子委屈,小小的他当时大概也没意识到,他想验证自己,有超越体格和年纪的决心和能量。

  可以静下心钻研知识,可以心无旁骛思考一个问题,也不会怕关于学业关于生活一次两次的挑战,只要沉住气,都能攻克得下。学业对于贾德昌而言,不是轻松玩乐就能轻易达成优异的小事件,他习惯敏感严肃、严阵以待、披荆斩棘,而后获得成绩。

  这个状态,不只在学业上。读高中时,学校一次运动会新增5000米竞走项目。但大家都不熟悉竞走,担心扭起的样子受人嘲笑,都不愿参加。贾德昌不怕,尝试报了名。绝对没过接触和训练,竟然获得了相当的好的名次,他让老师和同学都大吃一惊。大学时候,学院运动会撑杆跳也是鲜少人问津的冷门项目,难度颇高。贾德昌想到这跟自己小时候在村里拿着棍子跑,在撑住棍子往前跳的游戏差不太多,也报了名。依旧没有一点培训,临阵磨枪,摸索两次,把动作一气呵成做完整,握杆、助跑、插杆、起跳、越过横杆、放杆……表现优异。

  一次完整的撑杆跳,像极了贾德昌做事的过程和状态。不过很多时候,并不是每一个拆解的动作都能顺利如预想。但障碍的存在,对于强大的人而言,也正指向考验和提升。

  1987年,贾德昌参加高考,此前已经心有所属,因为老师口中“哈工大”出现的频次颇高,他便暗暗打定主意。如果高考发挥正常,被录取顺理成章。不过,命运的小玩笑就倾向在关键时刻发生。

  高考前两天,因为天气太热,他决定剪个头发,却无奈被同学打趣,剃了一个极其怪异的头型,以至于第一科走上高考考场前,被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感觉自己被整懵了”——如今贾德昌提起这一段只觉得好笑。这种情况加上他不喜欢的阴沉的天,不仅影响了发挥,还连锁反应影响了考后心情,导致估分严重偏低,未敢填报自己起初心仪的学校,虽然实际分数绰绰有余;最后结果也并不太差——贾德昌被录取到西北工业大学。但这对一路坚信努力就能达成目标的他来说,还是一次不小的挫败。

  另一重考验是,他还被调剂录取到一个完全摸不着头脑的专业——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中。只是懵懂听某个老师讲起,这个专业很厉害,大块头大装备不能离开热处理。

  从老家到北京转车,再数十个小时到西安,正值暑日,初见学校道路两旁遮荫蔽日的法国梧桐至今还印在脑中。当时的他不知道,这个看似被动的选择,除了给他第一次出远门坐火车的机会,第一次给他一方不同的天地,也会给他一个渐愈明晰的人生方向。

  大学期间,贾德昌亲身体会到了专业于国家重器的意义,也更有了心劲儿要把专业学好。这期间,他也恰巧看到一部讴歌爱国科技知识分子的大型电视系列专题片《共和国之恋》,片中感人的故事情节一次次感动了他。潜移默化间,片中主要人物的生活原型——“两弹元勋”钱学森和邓稼先等,也愈发让他坚定了以爱国科学家为榜样,献身科技强国事业的信念。

  4年西北工业大学学习之后,他如愿达成初心——到哈尔滨工业大学读硕士。他也没想到,那些好似散落在哈尔滨中心城区的楼群,成为他后面很多很多年的人生落点。

  机缘巧合成为周玉教授的学生,贾德昌从硕士一路到博士。他最大的特点,依然是肯下功夫愿意动手,直面处理问题,愿意啃难啃的骨头。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起初选择的博士课题失败,前后耽误了半年多。哀叹蹉跎没有用,重新选择课题。贾德昌在同时承担并出色完成课题组重要的助研项目工作的同时,愣是把时间抢了回来,总共用三年三个月,完成博士研究生全部的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顺利答辩。在博士论文工作最艰难的一段时间,变换课题后不久,为了尽快制备出研发新型复合材料所需要的非平衡态合金粉末,并保证球磨的工艺准确按设计执行,他在机械楼实验室球磨机噪音很大的情况下,一个人独自在潮湿黑暗的半地下实验室连续值班4天4宿。累得困得实在不行,就躺在潮乎乎的桌子上解解乏。出粉时打开球磨罐子,粉末发生自燃,为保住辛苦磨出的粉末,他竟然忘了爆炸危险,盖上盖子并用手压住,从地下室拿到一楼洗手间去用自来水冷却……看似无意识的忘我背后,是贾德昌的一种笃信,“在科研上,最怕的不是遇上问题,而是有意躲避问题,因为每一次对问题的解决,可能都是一次技术发明上的突破……”

  没有辜负导师的期望,1997年,博士毕业的贾德昌,已经在先进陶瓷材料领域喜结硕果,并因在国防科研项目中突出的表现荣获国防科技工业优秀博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百尺竿头,2002年他被哈工大破格评为教授,2003年晋升为博士生导师,成为当年哈工大最年轻的教授、博导之一。这时期,不少企业抛来橄榄枝,一次性预付百万的现金奖励加上丰厚的薪酬……这对于从小在农村长大、生活拮据的贾德昌来说,未尝不是一种诱惑,但他也同时能意识到,自己从始至终更加强烈的感受——所学应首先用于强军报国。

  “父亲曾是光荣的坦克兵,也是一辈子有军人坚守的老党员。”父亲影响着贾德昌,保家卫国的信念,也郑重传承。

  对于贾德昌而言,传承背后既是父母,也是师长。他感激父母的质朴秉持,也感激师长们对于国家航天和国防科研教育事业的坚守。

  “感谢培养我的老师们,无论是不惧‘肥水流了外人田’仍积极推荐我到哈工大读研究生的金属材料力学性能专家乔生儒教授、在我心田播撒了先进陶瓷材料种子的张立同教授,还是带领我走进先进陶瓷材料世界、引导我扎根祖国航天与国防科研教学事业的恩师周玉教授,还有已故的将我的第一篇英文稿件改成‘大花脸’的雷廷权教授……没有他们言传身教和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特别是他们对学生的那种深切的关爱和殷切期望,教会我怎么样对待自己的专业,怎么样对待自己的学生,如何带好自己的团队。”

  20余年来,贾德昌扎根一线,辅佐周玉教授带领团队并创建特陶所,将其从条件简陋、设备陈旧的一间面积不足20平方米的地下室,建设成实验室面积达2000平方米,拥有较齐全先进的陶瓷材料烧结、机械加工处理和检测分析设备仪器40余台(套)、总资产4000余万元的先进陶瓷材料重要的科研与人才教育培训基地。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创新群体的核心骨干,贾德昌在实验室管理、团队建设和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倾注大量心血,为群体结题验收成绩优秀并成功晋级立下了卓越战功。团队成功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立海外学术基地,为研究生培养和青年教师再提高提供了高水平学术平台。他又带领实验室成功申报获批“先进结构与功能一体化材料与绿色制造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并任实验室主任。在教学与人才教育培训方面,为人师表、因材施教、争优创新,出站博士后4人,培养博士25人……10余人晋升教授、研究员或博士生导师,多人当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学技术创新领军人才……

  团队和学生成就让贾德昌高兴,但这不是他绝对、唯一目标。老师曾给予自己的关注培育、言传身教,贾德昌一样倾注到自己的学生和团队身上。

  关照学生的成长,和他们一起体验一起“干活”一起处理问题,在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从细节着手,细细平衡他们的学业生活、当前未来……帮他们成为身心健全的专业工作者,说起做这些工作的经历和心得,贾德昌如数家珍,哪个学生跟他打招呼的状态,哪次学生跟他谈话的神态,他都记得清楚。

  发端自幼小时候的细心敏锐,贯穿至贾德昌至今的各种态度上。关心实验室种种,买花草绿植不能走账他就自掏腰包;楼顶漏雨,为找到漏点,趁半夜下雨时上楼顶查找; 实验室雨搭损坏,有掉落伤人的危险,他电话报告学校等着上门加紧维修;学生之间遇上问题和矛盾,他多方“斡旋”争取顾及更多人的感受……于他而言,做团队领导做老师和做实验做研究一样,细致耐心韧性,就是标配。

  得知年轻时心中偶像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程开甲等“两弹一星”元勋都是九三学社社员时,贾德昌就在心里埋下了种子,对于追求科技报国理想,传承九三的党派“基因”,也有了新的认识。成为九三学社社员,不单单是加入了一个派,一个组织,更是找到了内心的一份依托,“会更有激励,更毅然坚守在自主研制我国航天和国防型号和工程急需的关键基础材料

  ——先进多功能陶瓷材料的科技攻关道路上,为我国航天和国防事业的自主创新付出自己的一点努力。”所以成为“九三楷模”时,贾德昌格外激动。“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在学习先贤、砥砺前行的路上,又向前走了一步。而且,心里对未来的路有了更强的信心、笃定。”

  为九三学社黑龙江省委举办的“九莲助学”活动受资助学生参观哈工大进行讲解

  不仅是九三学社社员这个身份,更加关注社会责任,关注个人于组织于国家在专业内外的意义,是贾德昌近年来新的精力倾注方向。2020年全国两会,将是贾德昌第八次以全国政协委员身份参加。他还记得2013年第一次参加全国政协联组讨论会的情景

  ——他和当时科技界别委员一样,感受到了习对科技发展助推国家经济转型的期待。“这正是我们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内心线年以后,贾德昌在全国两会上先后提出在哈尔滨市建立国家级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支持黑龙江省成立中国石墨产业发展联盟、出台差异化人才政策为东北振兴提供人才支撑等事关科研和地方协调的一系列建议。

  这些建议,来自他的陶瓷材料专业,来自他对于科学技术创新的体会,来自于所处东北的种种感受,来自对于国家所有的领域发展的关注关心。“认定一个话题,需要深入细致的调研,对于资料和状况的综合把握。”贾德昌像对待自己的专业一样,钻研这些“新课题”。“探社情寻民意搞调研。效忠于祖国,效忠于人民,披肝沥胆,一往无前。”他之前在全国政协 “我和我们的政协”主题歌曲征集活动中写的歌词,正是他的真实心志。

  “这些相关事务肯定会占用一大部分时间,有时候也困扰,但回想梳理起来,还是很值。因为能跨越自身原本的局限。”所以贾德昌的应对,一种原因是压缩自己的休息时间,一种原因是调和心态,结构性调整精力。“谁不想把个人价值最大化?寻求个人在各个平台、事业、生活之间的平衡。”

  ——就像凌晨两三点还在修改讲座文案的那种感受——虽然累,但劲头足。对贾德昌而言,做好人生很多其他功课,都是一个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

版权所有:欧宝体育首页

豫ICP备10200540号-22

联系电话:0371-67997088

友情链接:机制砂设备矿山破碎机械